美术学院:一流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与服务地方相辅相成

  • 2024.11.20
  • 作者:美术学院 责编、审核:党委宣传部


  • 点击次数:

党建工作

美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力打造形成专业建设与服务地方的优秀项目,提高思政和美育建设的整体水平,努力发挥美术学院专业人才的作用,为服务地方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2019年教师党支部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基层党支部优秀工作案例,2022年获第三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建设单位,这是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改革、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专业特色与社会服务

承担国家艺术基金4项,现有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4个本科专业,美术学、书法学为云南省一流专业(其中,二爨书法南碑学形成特色),2023年美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机构平台完备,设有云南美术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美术研究所、二爨书法研究所、陶艺研究所,拥有国画临摹室、书画装裱室、木金工实验室、纤维工艺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影像工作室和多功能智慧书法教室及省内外多处写生教学基地。

培育了具有美术专业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如“党团+思政”“文化+思政”“课程+思政”“服务地方+思政”等,加强教学改革,突出美术馆作为高校艺术教育、思政教育、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作用,探索出专业教学实践、思政教育实践、社会拓展实践等多路径融合的育人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一个全景育人生态体系,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发挥优势促发展,服务地方显成效。承办两届全国爨体书法临创作品展,发行两套曲师二爨字库。实施“乡村振兴、共建基地、旅居曲靖、文旅赋能”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好土瓜冲、响水街、张安屯旅居曲靖示范基地;发挥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研究所作用,做好“一县一品牌”设计。

党建带群建显成果

用一流党建引领作为学院新时代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专业,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凝练《“画”说价值观,“先”行促建设》党建品牌,注重党建引领,双育成果显著,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三等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被团中央教育部授予“重点团队”、“优秀团队”称号。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比赛中,获学生基本功展示专业技能(绘画)单项奖1项,1名学生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23年中央电视台“五四专栏”以《传承的力量》报道了曲靖师范学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1.学工工作,精益求精

基层团学工作组织有力,坚持筑牢宣传思想阵地,通过每月2次团日活动、青马培训班、青年大学习等途径,不断增强团员青年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平均每年开展近25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获得2022年、2023年曲靖师范学院“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学科竞赛,硕果累累

学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教师课题组、进实验室,做好学科竞赛组织和服务工作。近三年积极申报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8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60余项,其中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奖项30项。

3.第二课堂,文化育人

学院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校风校纪教育、专业导论教育、优质学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大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和节日节庆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月月一主题、生生广参与”的目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培养四创艺术人才

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特色发展、校地联动、持续改进”的基本思路,全面实施“1+2+1”的工作室教学,培养具备“四创”(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1s.jpg

2s.jpg

3s.jpg

4s.jpg

5s.jpg

6s.jpg

7s.jpg

8s.jpg

9s.jpg

10s.jpg

11s.jpg

12s.jpg

13s.jpg

14s.jpg

15s.jpg

“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建设”思路,依托专业优势,坚持创品牌强特色,做好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抓好达标验收、经验总结。形成“制度完善高质量、工作执行高标准、项目推进高水平、阵地建设高要求”整体设计,强化高校“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头雁作用发挥,扎实推进“一融双高”建设,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共融,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引领师生为实现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